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时代的思想观念对文学作品产生影响:从都邑赋创(2)

来源: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7月08日 03:30:02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从西汉中期开始,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,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。武帝时期设五经博士,专门传授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这五部儒家

从西汉中期开始,统治者为加强中央集权,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。武帝时期设五经博士,专门传授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这五部儒家经典,汉宣帝时期更为细化和扩大。这一举措确立了儒学和儒学经典的权威地位,通晓儒家经典成为文人入世为官的主要条件,成为文人必修之学。

都邑对都城地理位置的强调,都是对帝都皇权的彰显。赋中对天子君临四方的威仪和诸方来朝场面多有记述,这些言论都是对魏一统天下局面的维护,维护了动荡结束后西晋政权的合理性。

都邑赋的崇礼思想还体现在所描写的各项活动中,如帝王朝觐、祭祀、郊祀、藉田、游猎等活动典礼的描述,赋作家对礼法活动的各个环节描写详细,如帝王仪仗,细化到服饰、车马规模;活动程序的每个步骤;举行活动的目的,强调这些活动合乎礼法、遵从伦理。当时的文人都是遵从礼法的,赋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记录生活的文体,更是彰显礼法的工具,由此很注重赋书写。

02儒家思想观念的体现

都邑赋作家中的很多人都是当世大儒,是当时很有影响力的经学家,如扬雄效《易经》作《太玄》,效《论语》作《法言》,班固所著的《白虎通德论》,是对两汉经学有重要意义的白虎观会议的总结,是当时经学主流思想的集大成之作,虽然不能说完全表达班固的经学观点,但至少反映了他的很多思想。

都邑赋从题材的选择上,就体现出儒学对赋作家们的影响,赋作家之所以选择都邑这一题材来描写,是它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出国力强盛、天子威仪,这种意愿常常掩压了作者想要达到劝谏君王的目的。

徐干著《中论》阐述儒家思想;刘劭“受诏集五经群书,以类相从,作皇览。”傅玄是西晋儒士的代表;高允则“博通经史天文术数,尤好《春秋公羊》”。可见在都邑赋作家中,儒学之士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,他们具备深厚的儒学修养,儒学在漫长的数百年中渗透了整个社会,文人在创作都邑赋时,儒家思想也就会自然流露到文学作品中。

都邑赋继承先秦文学的美传统,尤其是班固在《两都赋序》中提出赋应该:“或以抒下情而通讽谏,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,”其功用是“润色鸿物”。这一观点的提出,将赋提升到讽谕教化的地位,这影响了此后都邑赋作家们以讽谕为己任而进行创作。史书记载张衡作《二京赋》的原因,揭露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,提出对上位者的告诫。

儒学在两汉时期成为当时社会的正统思想,魏晋南北朝时期,儒学在与各种文化的碰撞中,仍然保持其主导地位。

都邑赋这一题材包罗万象,从兴起到形成它固有的写作模式,文人承担了这类文学作品创作和创新的载体;其中都邑建置沿革、地理带有明显的史志化倾向;有关都城规划格局、国家礼制建筑、礼法活动及作者表达的强烈干预政治的意愿的内容,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在文学作品中的影响。

笔者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之下,研究汉魏六朝都邑赋与作家个人修养的关系,及其这种修养在都邑赋创新方面所起的作用,将这个时期都邑赋的研究与当时的文学、史学、儒学联系起来。这就是本文选题的意义及价值。

03结语

都邑赋是汉赋中较为特殊的一个题材,以京都和地方名城重镇为描写对象,所写内容包罗万象,有都邑建置沿革、地理环境、物产分布、城市规模、宫城建筑、礼仪风俗、社会生活、农工商贸等等,从历史到现实,细致详尽的描写一个城市。因此汉赋作家们要创作出优秀的都邑赋,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还必须具备深厚的个人修养。

01儒学修养的获得

文章来源: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 网址: http://www.zgxdwxyjck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708/804.html



上一篇:“为萨特办文化入境签证”
下一篇: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2021年度论文奖颁奖

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投稿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编辑部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版面费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论文发表 |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